今天漓源環保給大家介紹一下印染行業廢水處理,印染廢水的排放及污染一直是制約我國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及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因素。進入21世紀以來,對生態環境保護日益重視,對廢水排放標準及區域廢水排放總量控制日趨嚴格,為保證紡織印染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印染廢水治理技術也不斷呈現出新的變化,并由此出現了許多新問題。印染廢水處理過程中新問題的合理解決,是未來紡織印染企業實現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分析印染廢水現狀的基礎上,探討了當前印染廢水的主要治理技術及存在的相應問題,并結合已有研究提出可能的解決思路及方案,希望對未來印染行業治污及可持續發展有所裨益。
印染廢水水質
近年來,隨著紡織印染行業的科技進步及不斷創新,化學合成的原料(染料及助劑)使用量大大增加,使印染廢水水質呈現多元復雜化的趨勢。排放的印染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漿料、染料、助劑以及表面活性劑等,導致廢水的堿性和色度都較高,且可生化性低。同時,印染廢水已不局限于高COD、高色度、低可生化性的特點,有的印染廢水還出現高氨氮的污染特征,無疑加大了印染廢水處理難度。
當前由于各印染企業的產品、原料差異性較大,廢水中的微觀組分也不盡相同,有時盡管不同印染企業所排放廢水的COD差別不大,但采用同樣的處理工藝所表現出的處理效能孑然不同。因而必須在工程設計、運行及調試過程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企業排放的印染廢水進行詳盡的前期科學實驗、設計運行參數優化等工作,方能達到優處理效果。這是當前印染廢水處理的難點,同時也是吸引科技工作者不斷進行印染廢水處理新技術攻關的魅力所在。
印染廢水COD來源
以往的很多研究將印染廢水處理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染料的去除,實際上對于印染廢水COD的貢獻卻不主要來源于染料,因為在印染過程中90%以上的染料已上色,只有不到10%的染料排入廢水中,而大量的助劑卻在印染過程中進入到廢水中。東華大學進行的多年工程實踐及研究也證明,對COD貢獻大的是印染過程中添加的助劑,在生物處理法工程設計中尤其應優先考慮助劑的可生化性問題,而染料只對印染廢水色度的生成起到較大作用。因此,廢水中COD來源及污染物主要成分的分析對印染廢水處理工藝的選擇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漓源環保工程師聯系電話:辛工:13580340580 張工:1360046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