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毒有機廢水來源:
今天漓源環保給大家介紹一下含毒廢水處理,廢水中的有機物易于生物降解,同時廢水中有毒物質含量高。這種廢水主要來自印染、制革廢水等。廢水中含有的有機物難以生物降解(生物降解速度極慢),同時廢水中的有毒物質可能或多或少。這種廢水主要來自造紙和制藥廢水。
二、含毒有機廢水特征:
(1)細胞結構成分和胞外膜損傷。例如,70° nol能凝結蛋白質,達到殺菌效果;苯酚、甲酚和表面活性劑作用于細胞外膜,破壞細胞膜的半滲透性。
(2)受損的酶和重要的代謝過程。一些重金屬(銅、銀、汞等)。)對酶有潛在的毒性作用,即使濃度很低。這些重金屬的鹽和有機化合物可以與酶的-巰基結合,改變這些蛋白質的三級和四級結構。
(3)競爭性抑制作用。當廢水中存在一種化學結構與代謝物質相類似的有機物時便會發生。因為二者都能在酶的活性中心與酶相結合,它們的競爭將抑制中間產物的形成,使酶的催化反應速率降低。
(4)對細胞成分合成過程的抑制作用。當某些化學物質的結構類似于細胞成分的結構時,它們便會被細胞吸收并同化,結果是合成無功能的輔酶或導致生長停止。這種作用典型的例子便是磺胺酸。
(5)抗生素對核酸的抑制作用。許多抗生素能特異性抑制原核生物的蛋白質合成。例如,鏈霉素可以抑制氨基酸與多肽的正確結合。
(6)抗生素對核酸的抑制作用。例如,絲裂霉素可以選擇性地阻止DNA合成,從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7)抑制細胞壁合成。例如,青霉素通過干擾細胞壁的合成來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三、含毒有機廢水的變異性
化學物質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與其濃度直接相關,并且隨著微生物的馴化而變化。馴化的微生物將逐漸增強它們對有毒物質的適應性。微生物的這種巨大適應性(可變性)是由它們的小尺寸決定的。
任何微生物承受毒物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極限(此時的濃度稱為極限容許濃度),這又要求在生物處理前對有毒有機廢水進行一定的預處理。
微生物因其體積小而具有很大的適應性(變異)。采用人工改變微生物生存環境的方法誘導突變,使微生物能夠直接適應原水毒物濃度或提高微生物對毒物的去除能力。該方法適用于穩定和不穩定的毒物,是處理有毒有機廢水的基本方法。
當毒物非常穩定時,可以采用這種馴化方法來提高微生物對毒物的耐受性。然而,應該注意的是,這種毒物的濃度必須符合的排放標準,或者應該采取其他措施來控制它。更多的含毒廢水處理知識請咨詢漓源環保。
漓源環保工程師聯系電話:辛工:13580340580 張工:13600466042